2017年7月5日至8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展开。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旅游系党总支副书记黄邦恩和团总支书记林嘉熹老师的指导下,从旅游系选出7位名优秀的同学,组成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前往厦门市同安区小坪村,开展“探索闽南文化”--旅游系《阳光课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始终围绕着美丽中国实践团,结合专业特点,广泛开展了问卷调查、走访实践和实地宣传等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期四天三夜的社会实践,从“探寻闽南文化”中,我们认真的了解和学习了《莲花褒歌》。“莲花褒歌”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800多年的历史,流传一代又一代,不仅代表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而且5000多首的"莲花褒歌"每一首歌都是四句七言并句句押韵。从不知道,到喜欢上她。了解了莲花褒歌的历史发展,她的文化内涵,她的传承,在今天为什么还这么有生命力,在今天所遇到困境,她的发展,在今天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展现莲花褒歌的文化魅力,都让我们受益匪浅,让如今的我们重视并保护她。

走访同安小坪小学特殊学生。大山里的孩子,由于交通不便,都是走路上学。有的孩子家住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但他们为了上学,往返于大山中。我们的实践团队这次就亲身体验,前往一个小朋友的家中,我们顶着烈日,翻山越岭,走过了3.5公里的路程才到了小朋友的家。从中我们体会到大山里的孩子们求学的渴望,这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校园生活。也许我们并不能给她们带去太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用我们的所学,给予那些孩子需要的帮助。在对闽南文化的调查和采访中,我们的实践团队有幸亲自体验了一把制茶的工艺流程,深深的体验了制茶人的日常生活,走进村民的家中,她们的热情的接待、交谈,都让我们非常感动。当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褒歌》,都可以看到村民们对她的感情,对她有说不完的情感,这对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有意义。
本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结束了。实践团队每个成员都拿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给自己,给实践活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从实践活动中收获了许多,从中明白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贡献力量,三下乡不仅是让我们体验生活,帮助他人,弘扬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份阳光般的温暖照到更多的地方。
